科技时报 全球最新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

自动驾驶要来了,“智慧公路”准备好了吗?

2018-03-14 08:32:15已围观次来源:脑极体编辑:夏雪

  文/脑极体

  提到物联网,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家庭场景,像是利用手机或智能音箱操控电灯开关和空调温度。家庭场景确实是一个适合技术快速落地的低成本场景,但很难发挥出物联网的真正作用。仅仅让人少找几次开关和遥控器,实在算不上什么有价值的技术。但如果把家庭场景扩大到社区场景,在楼梯、电梯、照明、供暖等设施中加入物联网技术,效率显然会提升的更多。

  这也是物联网技术的一个特点,大多数情况下,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场景体量越大、接入对象越丰富,就可以提高更多的效率。加入了AI技术的智慧物联网(以下简称AoT)就更是如此,获取多种对象的历史数据,加入更多的传感器,通过机器学习的数据分析能力让它们实现一种高效率的共同协调。

  所以,当我们放开想象,体量最庞大的AoT场景会在哪里?

  最近被频繁提起的智慧公路或许就是答案。

  皮鞋的发明:自动驾驶只是智慧公路的“将就”

  说起智慧公路,我们可以先看这样一个笑话:

  古时候有一位生活奢侈的国王,他觉得赤脚走在道路上实在太痛苦,下令要在整个宫殿内外铺满牛皮地毯,好方便他四处巡视。但这样做需要花费很多钱,让大臣们非常苦恼。最后一位大臣灵机一动,剪了两片牛皮贴在国王脚下,解决了国王的问题,还顺便发明了鞋子。

  同样的道理可以应用在自动驾驶和智慧公路上。自动驾驶的终极目的是让人们更快、更方便的到达目的地,把全国的公路都做成自动传送式的履带自然是一种理想的方式,但这样的成本是不可想象的。于是我们有了牛皮鞋——自动驾驶汽车。

  但理想的AoT驾驶方式是,每一辆汽车之间都有车辆网装置,了解对方下一步行动是什么,减少出现剐蹭的出现。交通标志、信号灯、过路等设施都通过信号发送实现自动化运行。道路甚至可以通过改变温度、形态来对应天气变化……这一切光靠自动驾驶汽车是实现不了的。

  第一是因为自动驾驶厂商不同,可能会出现不同车联网系统之间无法配适的问题,让车与车之间不能实现流畅的交流,仅仅靠雷达感知周围车辆的位置无法实现对他车行动的预知,导致自动驾驶无法彻底自动化。

  第二是因为路上设置缺乏信息化设施,加重了人力和算力的负担。每个收费站都需要人工收费,自动驾驶汽车需要通过图像识别和卫星导航确定前方交通标识。这一切目前看来很正常,可如果十年甚至五年在回头看,会发现是非常低效的。

  中国的第一条智慧公路长什么样?

  关于智慧公路,在几年前中外都有所设想,但由于投资巨大、涉及国家级基础设施,普通的企业和厂商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推进智慧公路。最近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,决定在北京、河北、吉林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河南、广东九省市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,才算是开启了我国智慧公路的开端。

  所以,建设智慧公路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我们有钱了吗?

  这仅仅是一个大前提而已,建立如此庞大的AoT场景,同样考量着算力和通信能力。一种基本的看法是,中国开始推行智慧公路源于5G技术的逐渐成熟,更高的速度、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容量可以支持智慧高速这种接入对象多、精度要求高的场景。

  我们可以先从江西第一条智慧公路看看,中国的智慧公路会是什么样。

  去年9月,江西的宁都至定南高速公路智慧高速项目投入试运行,这条智慧高速的特点可以被总结为“智行”和“智感”。

  “智行”即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加入更多智慧、互联的元素,比如服务区覆盖免费WiFi,建立平台运营软件,让驾驶者可以通过自助服务终端查询路况。同时结合北斗卫星的定位技术,整合手机定位报警、路况预判、分流预案等等。

  “智感”则是在道路中加入更多传感器,通过对数据的监测来方便出行、保障安全。举个例子,货运车辆常常被视为高速路上的危险因素,因为其负重较重,横跨地域有温差,容易造成胎压不稳定,出现爆胎的情况。江西的智慧公路在高边坡、隧道及雾区等特殊路段布设监测系统,对车流情况和经过货车的速度、胎压、胎温、车厢温度情况进行实时监测,以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。

  行、感、控、决,智慧公路如何通往未来?

  当然了,和理想中的智能公路相比,江西的这条公路还属于非常非常初级的Beta版本。在智能公路的公认定义中,除了智行和智感,还需要“智控”和“智决”。即把道路的管控建立在车流、天气等因素的数据之上,结合机器学习形成自动决策。

  比如在恶劣天气时自动变化速度限制,根据往期节日车流量信息在节日开始前就向车主发送躲避拥堵信息,随着情况变化加入潮汐车道、启用应急车道等等。

  如果把脑洞开的更大一点,甚至也可以在智能公路的硬件上实施更多魔法。在美国有一个名为Solar Roadway的众筹项目,提出把公路路面更换成智能太阳能面板,平时储存能源为电动汽车充电,在路面上现实行车信息,在下雪时甚至可以通过地面温度融化积雪。

  虽然听起来过于科幻,但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众筹,在建成后会成为美国66号公路中的一段。或许在不久的未来,我们的公路也会被赋予生命,时刻感知着路上行驶的车辆、外部的温度和风向,甚至可以预知每一个路口的车流量和每一辆车的转向制动。车辆监控也不再依赖于效果有限的摄像头,整条道路就是巨大的监控体系。交通事故的概率会大大下降,我们也不会再浪费那么多时间在路上。

  对整个社会运行状况的改变,或许是只有AoT拥有的能力。单纯的互联和单纯的感知无法成就这样一桩事业,前者获取信息,可无法帮助人类完成决策,后者可以进行决策,却很难为自己找到价值。可当两者相结合,却好像是推动了某一个关键的齿轮,让一整个巨大的机器运转起来,惠及更多的人。

  这也是技术的魅力所在,它诞生于一小部分人的大脑中,却改变了属于多数人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