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时报 全球最新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

中国民间书会项目的时代价值

2020-12-21 11:27:14已围观次来源:互联网编辑:安然

  吴文科

  我刚才听了一下李亚老师的介绍,看了刚才有一些素材,我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。我个人觉得第一个他很有前瞻性,目前我们搞科研也好,搞文化的研究也好,知识生产也好,还是传播也好,我觉得这个项目能够借用这个影像手段,带有时代感的把录音、录像、图片等文图音像全媒介、全息化的进行传播,这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课题,说明我们的申报和科研人员都有战略眼光。

  刚才李老师说了一个词叫做读图时代,一开始这是一个很时髦的、正面的褒义词,那么现在看来读图时代已经有贬义在里面,碎片化的传播,讲究速度的阅读,浅表化的认知,客观说就是笔走偏锋、兴趣化的传播,我对什么东西感兴趣,就按我的视角去传播。 对于知识的传播,一方面非常鲜活, 现在有一些记谱的话,不管是舞蹈的舞谱,还是音乐的乐谱,他基本上能够实现记录,所以说现在全息化记录,尤其是录音、录像出现了,对于文化、对于艺术的传播、保存、研究是一个全新的、革命性的变化。好多历史人物已经走入过往,现在我们还可以通过影像来看到他们生前一种非常鲜活的形象,所以这个项目的真正的意义,第一个是存在一种前瞻性,而且很有时代感。那么不仅仅是用文字去记录、研究、传播,而且主要是用影像,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点。作为一个口头创作,它跟民间口头文学是一致的,老百姓不识字、不会写,需要现编、现记、现演,所以是口头创作,然后口述表演,主要用语言性的说和唱或者连说带唱,或者叫似说似唱这种方式,说唱、又说又唱这4种方式进行表演,其他的像表情、动作、舞蹈都是辅助性的。 所以曲艺特点是口头创作、口述表演,还有口口相授,师傅带徒弟给学生教课,也是像我们今天上课一样,面对面的一句一句给你教,怎么样去说,怎么样去唱,怎么表演。第4个叫做口耳相传,无论是艺术的鉴赏、欣赏、接受还是文化的传递、传播,知识的传播主要是有人说唱,有人讲述,有人用耳朵听,直接能够把我们非常鲜活的口述表演、口头文化,能够用影像方式展示出来,进行研究和保存、传播的能力。

  从前期申报、策划,到后来国家评审通过、发布支持、选择和应用,都是非常有意义的。

  再者,这个词是一个描述语言,如果去查字典和词典,没有这么个词。这是复合词,是说唱和艺术两个复合词。那么好多人现在说到曲艺的时候,会有一定误解。包括我们曲艺志编撰以后的研究,曲艺是演员以本色身份,采用口头语言,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。“述”它是一种状态,叙事是这个状态里面其中某一项功能。讲课也是在叙述,发言也是在叙述,骂人也是在叙述, 年轻人谈恋爱也是在叙述,总而言之,用口头的这种言语表达进行交流。解放前的曲艺概念是说唱、变练,是包括曲艺、杂技、体育、游戏,今天的台湾的学术界依然沿用了《民俗曲艺》这个杂志,他们发表的文章里面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曲艺。

 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曲艺概念是变练,包括四种文化类型,包括体育,现在我们讲的主要是古代曲艺。还有就是民间的反义词是官方、官府,所以不大强调和倾向于民间。什么叫民间?比如说现在我们讲民间艺人主要是体制外的,个体性的。但是这项目里面好多演员不是民间的了,都是专业院团的,像山东济南曲艺团、四川清音任平曲艺团,河南省曲艺团,所以说曲艺范围不一样。说书的节目叫书目,唱曲节目叫曲目,谐趣类的相声叫段子,有的东西还没名字,我们是有孩子没裤子,有姑娘没裙子,上不了街,出不了门,你说曲目的话音乐学里面的二弦音乐也是那曲目。希望田野上也是歌曲、也是曲目。所以曲艺还要起自己的名字,所以就是要注意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。现在一个很大的困难,我们写的东西拿去一发表,别人就误读、误会了。见一个曲字分不清戏曲和曲艺、歌曲曲是啥关系了,所以建议是说用节目比较好,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平面、本子,这是一个小建议。再一个前段时间有人提书场,说书的是书场没错,我们下边叫园子,现在我们叫什么相声小剧场,我们可以在演戏的剧场里面演出,曲艺已经贫穷到了过去在大街上去流浪的拍门板的,古希腊叫行吟诗人,本来是曲艺人,其实就是流浪艺人,讨饭吃的,就是边行走边吟唱。他们搞的名字很好听、很浪漫、很雅致。就是讨饭这个行业,对不对?所以我觉得要注意它那个语言,它是第一个字是押韵的,他最后就不押韵了。要是翻译成汉语押成脚韵,那就成笑话了,而且将来传播它可以打字幕,把汉语大义翻译一下就行了,一定要让人家用什么?民族语言,尊重民族文化。也是非遗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一个主要的考量和要求。

  所以这一块我就建议我们将来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本科教育,现在全国有好几个院校在搞本科教育,辽宁科技大学,鲁迅有眼光,研究中国小说史的时候,不仅仅是从文言文里面去找源头,而是从溯源,从民间说书艺人找源头,成就了什么?他独一无二的小说格局和气象。莫言小时候没眼光、有直觉,他们家没有唐诗宋词。没有红楼梦。他就只好到庙会上听说书人讲故事,结果他就听会了一套口头表述,所以中国的民间传统叙事和西方的魔幻现实主义结合。 就获诺贝尔奖。所以我相信我们洛阳师院将来再格局大一点,眼光远一点,把这个根脉扎的深一点,这就是从脚底下的这个土地里面去挖掘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