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时报 全球最新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

创业公司瞄准上门医护刚需

2017-02-25 12:50:51已围观次来源:北京日报编辑:夏雪

  行动不便的老人去趟医院可真难,排队、候诊、取药、输液……家属跑前跑后忙得团团转。为什么不让医护人员上门为特殊患者服务呢?最近,“医护到家”创业项目将目光投向了需求巨大的上门医护领域,尝试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护士版的“滴滴”抢单系统,让有空闲时间的护士为患者提供上门服务。

  足不出户搞定打针输液

  “想找个上门扎针的护士,问了几家医院都不提供。”家住昌平东关二条小区的郭先生说,今年75岁的母亲有肠胃慢性病,这一两年来,他经常带着母亲去医院输液,每次都费上半天工夫。

  前天下午,从网上查到了有护士上门的平台,郭先生的外甥帮他从医护到家APP下了个订单,不到一分钟,就有护士接单。系统平台和被派单的护士邢敏,在十分钟内分别和郭先生确认了老人的病情和处方,并约定昨日下午两点在家输液。

  “终于把您盼来了,快请进!”提前十分钟,邢敏就到了家门口。穿上护士服,戴上鞋套,邢敏出示了护士执业证,也查看了老人的身份证和处方。药需要患者自备,邢敏从随身的医药箱里拿出了消毒液、棉签和止血带,把药品整齐地码在一个托盘里,洗手、戴口罩、做输液准备,整个流程和医院里一样。

  “老人血管脆,输液后如果手上有淤青,24小时后用热毛巾敷,也可以用土豆皮擦拭。”输上了营养液,邢敏还热心地告诉家属一些护理知识,并嘱咐换药时给瓶口消毒。观察了半个小时,邢敏才结束了这次上门服务,一家人连连道谢。

  郭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订单,上面详细备注了是否有输液工具和药品,以及患者的病情描述。平台还显示已为患者投保,可以看到护士页面的个人资料和评价详情。郭先生这次选择的是五次输液套餐服务,价格三百多元。“价格还能接受,帮我们省去了大量交通和时间成本。”他说。

  邢敏是一家社区医院的护士,有二十年的从业经验,她利用休息时间接单,既增加了收入,也真切感受到了为患者带来帮助的快乐。春节期间,她为家住大兴的一位患者输液,一家人都说,过年时不用陪着老人去医院,在家里陪护“既方便又轻松”。

  兼职工作提升护士收入

  除了最常见的打针输液,在医护到家的平台上,还有孕妇护理、静脉采血、导尿、插胃管等适合上门的医护项目。

  有病去医院,这是很多人脑海里蹦出的第一想法,在家里打针输液,毕竟环境不一样,这是否合规,又是否有医疗风险?

  “国家卫计委去年9月批复,明确医疗机构以家庭病床、巡诊等方式开展的医疗服务,属于合法执业行为,医护上门得到了政策支持,医护到家也是全国首批互联网医养服务试点项目。”医护到家联合创始人、首席运营官魏贵磊说。

  虽然政策已经放开,但从目前情况来看,想让医院提供上门服务难度不小。记者从多位患者家属了解到,需要护士上门的用户并不在少数,但医院均表示“不提供上门服务”。背后的原因在于,医院普遍面临护士紧缺的现状,如果派护士上门,那么科室其他人忙不过来。最主要的难题,则是医院并没有制定一套上门服务的标准流程,医疗风险难以把控。

  “护士上门费用怎么算、医院从中间抽多少,这一块儿没有确定,护士的积极性自然不高。如果医院开放了上门服务,患者都想让护士上门,护士又有限,该去谁那儿不该去谁那儿,这都是得考虑的现实难题。”一位医疗界人士透露。

  面对消费者对上门医护的急迫需求,医护到家团队建立了“滴滴出行”式的平台,吸引比较空闲的护士通过兼职来提高收入。在医护到家上注册的护士,必须达到三年以上的执业经验,平台上已有认证执业护士3万余人,覆盖全国260多个城市,北京目前共有8000多名注册护士。不过,涉及用药、问诊的诊疗服务,平台目前并不提供。

  上门医护或将纳入医保

  和医院一样,护士上门打针输液也存在着医疗事故风险,因此要慎之又慎。

  医护到家制定了一套上门服务标准:免费为双方投保、验证护士资质、检查用户自备药品工具及院外输液证明、向病人提供健康指导并签订《知情同意书》、观察至少20分钟等,并设置了有8年以上临床护理经验的区域护士长,就近响应意外突发情况,最大限度降低上门护理风险。

  魏贵磊称,借助共享经济模式将医疗资源引入基层,能缓解基层部分人群“看病难”的压力,也满足了执业护士提高个人收入的需求。

  今年,北京市将建立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,试点失能老人照料服务,医护到家也正和多个部门讨论将上门医护纳入医保的方案,有望于近期实行。

  “随着老龄化加剧,医护上门将会成为刚需。”魏贵磊表示,政策的放开推动了上门医护服务行业的发展,将为患者和医护从业者提供更多红利。